她曾四次揽下有着餐饮界“ 奥斯卡 ”之称的詹姆斯·比尔德烹饪写作大奖!
至今,她研究中餐已经超过 25 年,写了 6 本有关中餐文化的书和食谱,川菜、湘菜、粤菜、淮扬菜,无一不精。
扶霞的新书《川菜》中文版 2020 年末已经出版,另一本淮扬菜食谱《鱼米之乡》也将在今年面世~
在许多中国读者眼里,扶霞已经算半个自己人了,打开《鱼翅与花椒》的书评页面,热评第一条就是:“ 想给扶霞发成都户口!”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总导演陈晓卿,和扶霞是好友,他也完全认可她中餐专家的名号。
以至于,在他后来执导的《风味人间》纪录片里,还特邀扶霞露了一手,从选材到制作亲力亲为。
事实上,现在对于扶霞来说,是个令人沮丧的时间点。因为疫情的缘故,她已经有一年没有回到中国了。
为了缓解这种情绪,扶霞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,晒出她在自家小厨房做的各种美食:红烧鱼、茭白肉丝、麻婆豆腐、腊肉炒蒜薹…
在她伦敦不足 10 平方米的小厨房里,还供着一尊灶王爷。
也许这种行为,能让她获得那么一点安慰,至少在心理上,她能感觉和中国更近一点。
那么这个地道的英国妹子,究竟如何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美食专家呢?
扶霞·邓洛普出生在伦敦一个高知家庭,母亲是牛津大学的英文老师,教非英语系国家的学生。
小时候,来自土耳其、苏丹、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学生,常常会用扶霞家的厨房。
扶霞妈妈是个很好的厨师,会做印度咖哩。
爸爸则喜欢尝试新菜,比如在薯蓉内加入紫色色素,制成紫薯蓉,然后配绿色炒蛋。
在这样的吃货家庭长大,她从小就学会做烤约克夏香肠布丁、牛肉马铃薯饼、奶酪通心面等美食。
后来,扶霞在剑桥大学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,接着又取得伦敦亚非学院硕士学位。
毕业后,她还曾担任 BBC 的亚太地区新闻副编辑
扶霞吃的第一道正宗中国菜是在香港。据她回忆,桌上上了一盘皮蛋,之前几乎没见过晚餐桌上出现这么恶心的东西。
“ 它散发着硫磺的臭味,黑色的黏液裹满了我的筷子,也顺带玷污了桌上所有其他的菜。”
可以说,扶霞与中国菜的第一次碰撞,并没有擦出满意的火花
然而,就在 1992 年,她只身前往中国西藏旅行,而这趟偶然的行程,从此改变了扶霞的人生。
她途经成都,被朋友带去了一间不起眼的餐厅,都是她闻所未闻的中国菜:凉拌鸡丝、香辣茄子、豆瓣酱烧鱼…
就这样,一间开在杜甫草堂的小馆子,几道陌生的异国菜,点燃了她体内对中国食物的好奇。
这个英国少女,完全沉醉在川菜里了。
回到伦敦 BBC 办公室,游走在唐人街头,怎么也找不回那味道。
于是,她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,申请奖学金到中国读书,最终她顺利实现了愿望。
1994 年,怀着对川菜的魂牵梦绕,扶霞回到成都,到四川大学当交流生,并做好常居的打算。
在 90 年代的中国,特别是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,能来的外国人,可都称得上是勇士
没有网络、话费昂贵、语言更是不通,用扶霞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 我只能全身心地浸泡在中国里。”
于是她一有空,就骑着自行车去大大小小的市集和餐馆,吃遍了成都每一个犄角旮旯。
当然,这趟美食之旅,也并非扶霞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
毕竟除了家常菜,中国人也好一个“ 鲜 ”字,很多食物都得现杀现煮。
和所有西方人一样,刚来中国时的扶霞,无法接受这些“ 血腥 ”场面,甚至让她四肢发麻…
可当中国朋友满怀热情地端上毛肚、鸡爪、鸭肠时,即便再不乐意,她也会将这些食物咽下肚去,因为这是基本的礼貌。
幸好,这样的焦灼在一次脑花宴后结束了。
白花花,软乎乎的东西飘在盘中,在视觉上极力刺激神经,但扶霞还是把眼睛一闭,心一横,舀起一勺咽了下去。
“ 那口感像奶冻,柔软绵密,又有很丰富的层次 ”,她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在这之后,对美食痴迷的扶霞,很快克服了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。
接下来,她不忘初心,开始穿梭在各家餐馆的后厨,把看到的一切都细心的写进了笔记本里。
到底是剑桥学霸,这种中西结合,图文并茂的笔记本,她居然有 130 多本!
这还不够,她干脆跑到了四川烹饪学院,成为了学院史上第一个西方学生…
按理来说,外国面孔在当时,本应该是“ 稀罕事 ”。
但当这个粟色卷发姑娘走进菜市场,开始琢磨起地上绿油油的东西是蒜薹还是芦笋时,一切都变了。
菜市场老成都们,对她这种做法先是愕然,然后是坦然接受。
有的小贩一来二去跟扶霞熟了,也就懒得和她客套什么了:“ 又来了啊。”
他们都知道这个老外的名字,来自英国,现在在川大留学——喜欢做饭,喜欢逛菜市场。
对于扶霞来说,菜市场和餐馆就是她的另一个学校,她曾在自己的书里分享自己学中文的秘诀:
“ 跑去菜市场和餐馆,要么就泡茶馆,一边翻字典,一边研究复印来的当地菜单。”
就这样,这个英国姑娘,凭借着对中华美食熊熊的热情,在中国偌大的美食文化版图上,横跨南北,穿越东西。
她北上寻访宫廷鲁菜,在甘肃农村探索物资匮乏农家菜,去云南,去香港,去西藏,去扬州…
她访古探今,寸步未停,最终,扶霞用了 25 年的时间,真正地融入了中餐的世界。
事实上,最难能可贵的,是她始终能够站在西方人的视角上,来看待这一切。
扶霞虽然充满了对于中餐的渴求,但绝不谄媚和盲目崇拜。
她从不避讳相关的问题,回答坦荡而真诚,没有半点居高临下的东方主义调调。
坦白讲,扶霞受得起所有中国人,甚至世界的厚爱。
她突破了英式饮食价值观,包容并深爱着中华美食,就像一个虔诚的中华美食传教士。
每次新书发售后,都会有很多西方人给她写信,说终于了解到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热爱自己的美食。
现在,他们也愿意去尝试这些食物了~
就像陈晓卿在《川菜》序言中说的一样:
“ 我们需要扶霞这样的中餐使者,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,让世界更了解中国。”
而她未来的旅途,也必定步履不停。